4种流动相脱气方式,你选哪种?
发布日期:2025-04-12 04:35 点击次数:192
HPLC所用流动相必须预先脱气,否则容易在系统内逸出气泡,影响泵的工作。你的流动相是如何进行脱气的呢?
系统中气泡的产生:流动相本身存在,梯度淋洗混合后放出气泡;
气泡的影响:
存在于管路中,系统压力不稳定,实验结果有偏差;
存在于单向阀中,易造成液体回流,流量不准确,甚至是不吸液;
存在于检测器中,出现鬼峰,影响检测准确性。
所以做液相对流动相的气泡和杂质要求比较严格。气泡会影响柱的分离效率,检测器的灵敏度、基线稳定性,甚至使无法检测。(噪声增大,基线不稳,突然跳动)。此外,溶解在流动相中的氧还可能与样品、流动相甚至固定相(如烷基胺)反应。溶解气体还会引起溶剂pH的变化,对分离或分析结果带来误差。
溶解氧能与某些溶剂(如,甲醇、四氢呋喃)形成有紫外吸收的络合物,此络合物会提高背景吸收(特别是在260nm以下),并导致检测灵敏度的轻微降低,但更重要的是,会在梯度淋洗时造成基线漂移或形成鬼峰(假峰)。在荧光检测中,溶解氧在一定条件下还会引起淬灭现象,特别是对芳香烃、脂肪醛、酮等。在某些情况下,荧光响应可降低达95%。在电化学检测中(特别是还原电化学法),氧的影响更大。除去流动相中的溶解氧将大大提高UV检测器的性能,也将改善在一些荧光检测应用中的灵敏度。
常用的脱气方法有:加热煮沸、抽真空、超声、吹氦等。对混合溶剂,若采用抽气或煮沸法,则需要考虑低沸点溶剂挥发造成的组成变化。实验室
上一篇:邬君梅在《六姊妹》中
下一篇:没有了